动态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 新闻中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我科学家培育的“阿什旦牦牛”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常理  时间:2019-07-05 00:00:00  点击: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2019年06月04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4日讯 (记者 常理)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会同青海省大通牛场培育的“阿什旦牦牛”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副所长、“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阎萍表示,“阿什旦牦牛”因产于海拔4380米的阿什旦雪山脚下而得名,主要育种工作在位于青海省大通县西北部的大通种牛场完成。在育种的漫长周期中,团队以青海高原牦牛为育种素材,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应用测交和控制近交方式,通过建立育种核心群、自群繁育、严格淘汰、选育提高等主要阶段,集成开放式核心群育种技术体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等现代先进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第2个,也是研究所培育的第2个牦牛新品种。该成果填补了牦牛以无角舍饲化为主体品种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在大动物育种方面再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与传统牦牛相比,“阿什旦牦牛”的优势在哪?

    阎萍表示,首先,阿什旦牦牛”新品种满足了我国牦牛养殖多元化的需求,为牦牛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饲养提供了差异化品种。其培育技术突破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鉴定角性状变异位点的技术瓶颈,首次系统开展了牦牛角发育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通过鉴定P1ID和P219ID位点基因型对牦牛角性状进行早期选择,缩短了育种周期,提高了育种效率,加速了育种进程,其育种技术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作为牦牛“故乡”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之称。青藏高原生态十分脆弱,开发和保护、建设和吃饭的两难问题始终存在。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牧业生态体系,在提高畜牧养殖效益的同时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是我国高原牧区及农牧结合区的重大的生产和生态需求。”阎萍表示,“阿什旦牦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突破了传统的季节性放牧模式,完善了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放牧、放牧加补饲及完全舍饲化等不同牦牛养殖结构,提升青藏高原寒旱生态区牦牛产业发展水平。该品种的成功培育,突破了青藏高原畜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粗放型向经营型转变的瓶颈,有利于进一步构建更具发展潜力的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生产系统,解决了高原牧区及半农半牧区产业发展的种源需求。

    藏族人民生活离不开牦牛,牦牛是高原人民的重要生活和经济来源。然而,由于品种退化、养殖方式落后等原因,致使民族地区脱贫攻坚难度较大。

    据阎萍介绍,以肉用为主的“阿什旦牦牛”产肉性能好,抗逆性强,繁殖性能高,经济效益高,便于集约化养殖,深受牧民群众欢迎。培育期间,向青海、甘肃等省区中试推广种公牛3950头,改良当地牦牛品种。改良后裔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平均繁活率为59.98%,比当地牦牛提高11.72个百分点;18月龄体重平均为92.77kg,比当地同龄牦牛高18.38kg,提高了24.71%,增产增效十分显著。

    牦牛育种是一项极其耗费时间和精力的研究工作。终年在严酷的环境下进行牦牛育种,其难度与艰辛是众多人难以想象的。但是团队成员20多年来始终如一,立足高原,不畏艰险,坚忍不拔,克艰攻难。每一项数据、每一份成果都饱含着被岁月风干的艰辛和不懈奋斗的坎坷。

    20多年来,团队人员克服了长期离所离家带来的巨大困难,克服了地域环境造成的严重身体不适,克服了艰苦生活环境造成的生活不便。在没有道路的的牦牛夏季牧场,他们常常徒步爬山涉水,骑牛骑马,同当地藏族群众一起喝酥油茶吃糌粑,一起抓绑牦牛,一起测定生产性能。他们的足迹遍布大藏区,雪山下、草原上,他们共同谱写了一曲创新与克难的美丽藏歌。立足生产,面向需求,不畏艰难,追求前沿,是“阿什旦牦牛”育种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阎萍表示,目前,新品种种群数量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瞄准国家级奖项,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下一步,课题组将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和高新繁殖技术,加强品种选育提高、挖掘新品种潜在的优异功能基因,提高良种扩繁效率,加大推广力度,提高推广社会经济效益,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906/04/t20190604_322715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