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 新闻中心

【扶贫纪实】配套良种良法 精准扶贫扶智——兰州牧药所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发挥农科力量

来源:办公室   作者:符金钟  时间:2020-10-29 00:00:00  点击:

    临潭,古称洮州,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全县总面积1557.68平方公里,海拔2209-3926米,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2012年以来,兰州牧药所深入临潭县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工作,取得了科技示范与精准帮扶的双丰收。

带着问题调研,找准扶贫着力点

    为了找准制约临潭县脱贫的症结,兰州牧药所各级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村、贫困户,扎实开展调研,发挥自身优势,恰当切入,发挥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微信图片_20200522183122

(调研座谈)

    通过长期调研和实地工作,发现制约贫困户脱贫增收和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一是部分贫困群众发展动力不足,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同时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二是产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弱。临潭县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粗放,传统靠天养畜的生产方式未得到根本改变,牦牛、肉羊、中药材等特色主导产业良种供给不足,产业发展瓶颈大。三是牛羊疫病防控和中药材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图片1 (2)

(捐赠春耕物资)

    照方抓药,兰州牧药所针对性帮扶。首先是加强政策宣传,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集中力量优先扶持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引导和支持发展见效快、能持续增收的好项目,激活内动力。其次是深入推进科技扶贫,强化项目引领,推进产业升级,培育特色产业。发挥中国农科院科技人才优势,加大良种推广、良法示范力度,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示范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后方有力,兄弟支持

DSC_9634

(张合成书记带队指导脱贫攻坚)

    兰州牧药所在临潭县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兄弟院所的大力支持。

    2019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亲率专家组调研指导临潭县脱贫攻坚工作,给兰州牧药所科技支撑临潭县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新方向。在院党组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兰州牧药所认真领会部院领导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一步完善“3+N”协同机制,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临潭县科技支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联络组和专家团,做好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实行研究所与临潭县委县政府牵头的“双组长”负责制,通过联络组和专家组做好科技帮扶临潭县工作顶层设计,突出重点帮扶产业、重点帮扶内容、重点帮扶技术,着力精准施策。研究起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助力临潭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使扶贫工作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

20190423163006658557_1

(兄弟所专家指导中蜂养殖)

    同时,也得到了兄弟院所和同行业单位的大力支持。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人事局、成果转化局的大力支持下,联合蜜蜂研究所、兰州兽医研究所、饲料研究所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14个科研创新团队,合力推进潭县特色生态农业主导的牛羊菜中药四大产业和蜂驴鸡藜麦四小产业的科学发展,科技助力临潭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带动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兰州牧药所的帮扶工作,不仅留在纸面上,更是落实到了行动中。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诠释着研究所的初心使命。

微信图片_20200313111954

(驻村干部进村入户)

    6岁小学文化的王永久有慢性病史,儿子在临潭县第一中学读高中,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变卖农作物和外出打零工,经济来源单一且不稳定。2013年12月,王永久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缺乏致富手段,孩子上学和慢性疾病也需要一定支出,压力之下的王永久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

    在西部地区的贫困村,王永久一家的状况并非罕见。为了转变王永久的思想,研究所驻村工作队多次上门走访,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消除王永久的思想顾虑,并针对实际情况制订帮扶计划,拿出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双管齐下,王永久决定主动出击,带领家庭走出困境,追求美好生活。在研究所工作队的帮助下,王永久获得了国家扶贫资金,有计划的进行当归、油菜等高附加值农作物种植,还养了20只羊。研究所专门对王永久开展了瓦工专业技能培训,以增加他们的务工收入。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帮扶措施,王永久一家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从2013年的1500元提高到2015年的4980元,并于2015年成功脱贫。

心连心帮扶,手把手指导

DSC_9737

(开展科技示范,推广优良品种)

    2019年,临潭县铭鑫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带动10个乡镇的2364户(占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数的19.9%)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8个,年度分红达400万余元。其中公司下属农盛合作社带动6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2个村集体经济,年度分红达190余万元。

    兰州牧药所对临潭县铭鑫公司心连心帮扶、手把手指导。一是以入股形式送种羊。为了提高合作社村民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避免出现“人在羊在,人走羊没”的情况,研究所积极推进以牛羊品种入股合作社的方式推进养殖业发展。给农盛合作社以入股方式赠送了研究所自主培育的147只国家畜禽新品种“高山美利奴羊”,丰富了养殖品种,增加了合作社生产运营的市场效益。二是送技术。针对农盛合作社湖羊的科学化、精细化养殖,兰州牧药所专家团队针对肉羊新品种繁育、饲草料配制、常见疫病防治等不定期对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有效增加养殖的科技含量。三是开展饲草料种植试验田建设,赠送200公斤“中天一号”国家牧草新品种苜蓿种子和新品种青贮玉米“铁研53”种子,帮助合作社开展饲草料种植、加工、储备,降低养殖成本。四是送物资。

    兰州牧药所还先后给铭鑫公司送来养殖急需的价值8万元的防疫、消毒、治疗药品和次氯酸发生器,积极指导农盛合作社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养殖安全。

送医送药送技术,防病治病促增收

DSC_4018

(赠送发放兽药和科普读物)

    “研究所给我们合作社赠送了种公羊和药品,进行养殖技术指导,让我们牛、羊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大大降低,出栏率大幅提高,显著增加了我们的收入。”这是羊房村养殖户孙全生2018年7月向研究所表达感谢时说的话。他所说的疾病主要指的就是牛羊焦虫病。

    焦虫病是临潭县春秋两季广泛流行的虫媒传染病,起初很多人并不明白这种引起牛羊大量死亡的到底是什么疾病,使用过各种药物也不见效。在一次疾病爆发后,他们请来了兰州牧药所的专家。通过会诊,终于诊断是焦虫病。该病与草场上蜱的分布活动有一定关系,发病季节为蜱活动活跃季节。羔羊对该病最易感,尤以 2~6 月龄最为多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发挥学科优势,兰州牧药所对症下药。专家组深入临潭县新城镇、王旗镇等牛羊养殖较为集中的行政村开展诊断治疗示范,送医、送药、送技术。专家们入羊场、钻牛舍,零距离了解养殖户在生产实践遇到的难题,现场讲授科学规范的防控技术和治疗方案,指导群众科学用药、科学养殖。同时对群众在设施改造、品种改良、消毒防疫、饲草料加工、营养补饲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发放研究所专家编写的《牛羊焦虫病防控方案》、牛羊焦虫病防治药物“蒿甲醚注射液”等。科技助力临潭县牛羊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微信图片_20200430170755

(现场指导牛羊疫病防控)

    2020年4月,副所长、兽药创新与耐药性团队首席张继瑜研究员带队赴临潭县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时发现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经过研究所专家连续4年的科学指导,除个别偏僻村外,临潭县新城镇、王旗镇的广大牛羊养殖户已经基本掌握了防控焦虫病的方法,临床用药也较为规范,牛羊死亡率大大降低。

真帮实扶见成效,打造脱贫新模式

DSC_4005

(开展科学养殖技术培训)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中,兰州牧药所真帮实扶,取得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在临潭县建立优质牧草示范基地6000亩、科技推广示范点18个,推广优良牛羊品种(含冻精)1000头(只)以上。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多叶苜蓿、大通牦牛、高山美利奴羊、蒿甲醚等新型高效(中)兽药、牛羊营养添砖等优良品种和新产品40多个。培训农牧民、技术骨干3000余人次,实现农畜产品增产增效23%,辐射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50余个,带动全县农牧民节本增效6000万元,在当地运用科研成果累计创造产值近亿元。驻点帮扶的4个贫困村462户全面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43.29%下降至2019年的0.46%,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160元提高到5980元,强力助力临潭县成功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派专家、供良种、送技术、做示范,实实在在的措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在科技支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农科特色的“临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