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 新闻中心

【人民日报】“牦牛妈妈”阎萍:科研工作“永远在路上”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人民日报  时间:2023-06-08 15:25:54  点击:

QQ截图20230608152235.png

阎萍研究员

守望草原志更坚,回报桑梓情堪怜。

在海拔4380米的青海省阿什旦雪山脚下,“大通牦牛”和“阿什旦牦牛”比翼双飞,是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牧养与舍饲可广泛推广的优良牦牛品种。它们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阎萍研究员及其团队历经40多年努力,培育出的世界上第一个含1/2野牦牛基因新品种和首个无角牦牛新品种。

坚守担当,定情高原

上世纪70年代,以李孔亮为首的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科研团队会同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开始利用我国特有野牦牛资源,选育牦牛新品种,这里是他们的第一个试验点。1984年,21岁的阎萍从青海大学一毕业,就加入牦牛课题组,成为组里的第一位女性。初到高原,阎萍并未因为自己是女同志就得到特殊照顾,和其他人一样,她抓牦牛,测定生长性能,驯化野牦牛,驯化种公牛,科研工作每年从5月份开始,直到10月份结束。大通种牛场海拔3000多米,交通不便,用电时有时无。虽然条件艰苦但阎萍很快克服了困难,在最短时间内适应了高原生活。

在青藏高原上工作的人,缺氧、不缺精神。就像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高原之舟”牦牛。高原条件艰苦,牦牛育种异常艰辛,但每一项数据力求准确,就得自己干。

1993年,李孔亮研究员退休,陆仲麟老师接任,继续牦牛新品种繁育。当时团队只有六七个人,为了得到数据,大家一起扛牛的扛牛,记录的记录,做试验的做试验。即使风雪交加的天气里,没什么交通工具,跋山涉水几公里是家常便饭,“一天经历春夏秋冬”。阎萍在研究方面也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自我创新和科研能力不断提升。

2000年,阎萍接过牦牛新品种繁育的接力棒,开始带头研究。经过20多年三代人的努力,在前辈的基础上2004年成功培育出大通牦牛这一新品种,2019年成功培育“阿什旦牦牛”新品种。阎萍也被熟知的牧民、同行称为“牦牛妈妈”。

面对高原畜牧业缺乏现代高新技术的现状,以阎萍研究员为首的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一次次走上高原,帮助农牧民解决育繁推、饲养管理、营养调控等全产业链技术问题。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帮助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集成示范有效补饲、适度放牧、适时出栏等高效生产技术。通过举办技术讲座、现场培训指导、印发科普材料等方式开展牦牛养殖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当地畜牧技术人员与农牧民科学养殖意识及技能,示范带动牦牛养殖提质增效。随着成果的示范带动和新技术、新观念的推广,牦牛饲养场、养殖户转变了思想,改变了传统养殖观念,认识到提高牦牛个体品质才是真正能长久发展的致富之路。

“大通牦牛”新品种及配套技术,200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填补了世界上牦牛培育品种及相关技术体系的空白。该品种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稳定的遗传特性、优异的抗逆性能和对高山高寒草场的适应能力,对提高牦牛生产性能,加快牦牛品种提升,充分利用我国现有高寒草地资源,促进牦牛产区经济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推广的种牛和冷冻精液覆盖了我国牦牛产区75%。

“阿什旦牦牛”新品种,填补了牦牛对多元化品种需求,以无角舍饲化为主体品种的空白,有助于突破高原畜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等“卡脖子”问题,解决了高原牧区及半农半牧区产业发展的种源需求,有效支撑了高原牧区牦牛产业发展,成果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在她的带领下,形成了一支坚守在青藏高原的国家级牦牛创新研究群体,创造出了里程碑式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年改良牦牛30余万头、新增经济效益15亿元、推广区农牧民年增收2万元以上,对我国牦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牦牛提质增效发挥重要作用,对藏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牧民增产增收、固疆守边及区域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阎萍在甘南牧区指导牦牛养殖

爱与奉献,矢志不渝

三十余年弹指一挥间。经过历练后的阎萍已经由初出茅庐的孩子蜕变为领域内专家。成功的背后离不开自己的付出,也少不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对青藏高原的牧民群众而言,牦牛更像是家人。而阎萍看到牦牛,也像看见自己的孩子一样,很亲切。阎萍经常对身边的人夸奖她的牦牛宝贝,“你看它们长得多萌:大眼睛、双眼皮,有着黑褐色的背毛。有爱,你会觉得你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结婚后,因为阎萍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外面,家庭、孩子常常也顾不上。“我的孩子基本是放养式的,到现在孩子还常说,我见到牦牛比见到她还高兴。”她说,“好在丈夫主动承担了很多家庭事务,孩子也懂事,没让我怎么操心。”

“我知道这个环境比较艰苦,希望她能好好做研究,多分担一些。夫妻间要互相理解。” 阎萍丈夫潘和平也是教授、博士,还曾到美国做过访问学者,两人到条件更好的南方乃至出国的机会很多。在内心深处,阎萍也曾犹豫过,毕竟南方一些学校开出的条件很优厚,无论前途和“钱途”,还是生活环境,都要比继续留在高原好得多,但最终她还是留下来了。

潘和平沉默少言,默默承担着家里的一切事物。阎萍很感谢自己的爱人,因为既当爹又当妈,孩子小的时候开玩笑,经常叫他“潘妈妈”……

守得云开,终见月明

从野牦牛驯化,到牦牛新品群的培育,再到现在进行牦牛遗传改良。从阎萍的前辈们算起,几代人薪火相传,执著于牦牛遗传育种。

扎根西北40年,阎萍以甘肃兰州为大后方,常年奔波在青藏高原,年复一年坚守在牦牛育种和生产研究第一线。在她的带领下,形成了一支坚守在青藏高原的国家级牦牛创新研究群体,创造出了里程碑式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阎萍带领的团队高度集成牦牛高效饲养管理技术及青藏高原牦牛四级繁育技术体系,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先进模式,突破了制约牦牛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我国牦牛良种繁育和杂交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幅度提高了牦牛生产性能,为农牧民增收、区域畜牧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阎萍所在的兰州牧药所牦牛资源与育种团队依托牦牛新品种和新技术开展示范推广,以科技支撑高原牦牛产业发展,打造牦牛品种改良推广扶贫新模式,扩大良种、良法覆盖率,示范带动牦牛产业转型升级、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模式。培育的牦牛新品种生产性能高、产肉性能好、抗逆性强、遗传性能稳定、经济效益高、便于集约化饲养,深受农牧民群众欢迎。改良后代生产性能提高15-20%,适宜在我国寒旱草原生态区及毗邻地区推广利用,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为地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从阿什旦雪山脚下出发,从21岁到60岁,从青春少女到“牦牛妈妈”,阎萍一步步登顶世界牦牛育种的高峰。她说,科研永远在路上,一辈子只干这件自己深爱的事。牦牛的忠诚坚韧,在她的身上得到完美体现。正是牦牛精神,激励着她不断攀登科学新高峰。

在她的带领下,已形成一支坚守在青藏高原的国家级牦牛创新研究群体,以当代科技工作者的执着和坚守,谱写了一曲曲助力高原畜牧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的赞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成果用于广大牧民家,砥砺奋进,谱写青藏高原牦牛科研新篇章。阎萍和团队荣获了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019年,阎萍成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

搞科研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只能坚守目标、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培育出两个牦牛品种,就到此为止吗?我觉得还远远不够,科研永远在路上。”阎萍说。

“阿什旦牦牛” 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