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60周年专栏

大洼山的毛老头——一个基层科技工作者背后的故事

来源:基地管理处   作者:李润林  时间:2017-08-03 12:00:00  点击:
【摘要】在一个寂静的深晚,突然传来 到点了,该休息了,平静的楼上顿时嘈杂起来,椅子的搬动声,整理书本的嘶嘶声,玻璃瓶子掉到地上清脆的咔嚓声,不知那个房间传出毛老头查岗可真准时啊。二楼一下子传出一阵笑声,这时一个五十多岁的矮个子中年人拿着手电蹬蹬走上
    在一个寂静的深晚,突然传来 “到点了,该休息了”,平静的楼上顿时嘈杂起来,椅子的搬动声,整理书本的嘶嘶声,玻璃瓶子掉到地上清脆的咔嚓声,不知那个房间传出“毛老头查岗可真准时啊”。二楼一下子传出一阵笑声,这时一个五十多岁的矮个子中年人拿着手电蹬蹬走上二楼,大声说道:“都什么时间了,要熄灯了,走的时候,记得关好门窗”。大洼山试验站观测楼一下子变得灯火通明,学生三三两两离开观测楼,哐的一声,观测楼大门关上,观测楼一下子恢复宁静,一笼月光洒在观测楼上,似乎一个尽职哨兵矗立夜空之中。
    也不知什么时候起,大洼山有了毛老头这个称谓,说起这个毛老头,他可是大洼山试验站的老人,听人说起,他从二十几岁就在大洼山试验站了,大洼山试验站的一切,没有他不熟悉的,就连研究所的人,也不清楚他伴随过多少任试验站站长。许多想了解大洼山试验站的人都会来找他,他都能一五一十给说清楚。时常看见一帮学生围着他,听他讲述大洼山试验站的人文趣事。
    那是1986年一个夏至的中午,许多人都躺在屋内歇凉,两个中年男人在院子里下棋,只听见棋子在手中咔咔交错的声音。突然一辆吉普车穿过大门口停靠在树荫下,从车上下来一胖一瘦两个人向院子中央走去,看见来人,下棋的人赶紧起身迎了上去。胖胖的中年人声音很洪亮:“这是研究所新招的小毛”,房内休息的人听到声音,一下子从屋内出来三四个人来,大家都瞧着这个瘦瘦年轻人,年轻人中等身材,面目清秀,脸色红润,多少有一点腼腆。不到一会,众人拥簇着两个人走向山边的屋内。
    在1988年中央提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大洼山试验站一下子来了很多人,许多男男女女的科研工作人员也都住在山上,大洼山突然变得热闹起来。研究所决定在大洼山试验站培育抗旱苜蓿新品种,解决西北地区耐寒苜蓿品种奇缺的问题。那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年代,大洼山上的人们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
    没过多久就在大洼山半山腰开辟一大片空地来决定做事苜蓿培育的试验田。小毛来自陇东农村,看到大洼山一下子多出这么多地来,心里莫名的激动,直到听说要种苜蓿。“这么好的地种苜蓿?”心中那份矜持让他在心底默默的一问。看到一群人来种苜蓿,小毛既感到惊讶又感到高兴,大洼山也变得活泛起来了。
    不到几天,大洼山空地上竖起来不少标牌,标着各式各样的符号,说是不同苜蓿品种。小毛仿佛一下子不认识这个最熟悉饲草,竟然有这么多的名字,似乎大洼山一下子变得有些学究气了。每个人都在这儿看看,那儿瞧瞧,仿佛昨天的大洼山林场一下子变成了科学家的试验场了。小毛还没来得及细细体会这种变化,那边地头有人喊起了小毛的名字。“这是咱们省的育种专家,王教授,这些种子是王教授从国外带回来的,小毛你负责管理”,小毛听站长的安排。“记住哦,这是抗旱实验田,千万别灌水” 一个头发花白中年男人,看着    小毛说道。那声音虽然很轻,但却那么不容置疑。小毛点头应道。站长随着中年男人走向那边地头。
    从次以后大洼山的人总会看到小毛在实验田头徘徊的身影。王教授不知不觉也成了这片实验田的老主顾,总能在实验田头看到一老一少两个人在田地中,一会俯身在田间记录,一会望着田地叹息,一会又能听到乡间小调从田间传出。也不知什么时间小毛的身上多了一个挂包,手里多了一个小本,感觉在田间有记不完的东西。那是1989年“中兰一号”苜蓿开始培育了。
    90年代改革开放在全国大地全面展开,工业成为国家支持的重点,研究所的经费开始减少。大洼山仿佛一下子苍老许多也冷清了许多,不知什么时候,临退休的工作人员成为大洼山的主体。小毛刚刚燃烧起来的激情一下子扑灭。大洼山的实验田慢慢变成了菜地,但那几块苜蓿抗旱实验田,在小毛的守护下依然停留在菜地中间,小毛心中默默期盼,会有科学家来大洼山的。
    2005年春节刚过,兰州的户外还是那么寒冷,似乎冬天舍不得离开。研究所的会议室里却洋溢着一怔暖意,研究所迎来了新世纪的第一个国家级大项目。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各个欢欣鼓舞,大洼山上马上就要实施沙拐枣示范项目了,消息一下子传遍全所。
    清明刚过,大洼山上人生沸腾,欢声笑语,沙拐枣项目在大洼山开始实施了,大洼山上突然涌现出这么多人,大洼山实验站的人们似乎还没来得及适应。就有许多困难摆在面前,这么多少人吃饭住宿怎么解决,总不能让科学家住在院子里吧!,科研是我们所的核心,这个声音从大洼山试验站的会议室传出。大洼山的工作人员决定腾出房间让科学家住进去。
    不久大家发现杨家桥菜市场总有小毛和小贩讨价还价的身影。“大家看,那不是毛老师吗?”几个穿着学生装的孩子上前拉住毛老师买菜的三轮车问到:“毛老师,今天买了什么菜,给我们做什么好吃的?”
    近年来,大洼山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也取得中兰一号苜蓿、中兰二号苜蓿和航天苜蓿等许多成果奖励。几年的时间大洼山修建了农业部兰州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综合实验楼、牧草加代温室,GMP药厂车间和SPF实验动物房。不知什么时间大洼山的人也越来越多,后来还住进了研究所的学生。
    不知不觉十二点的钟声又敲响了,一个学生伸着懒腰,从椅子上起来说道:“赶紧的,毛老头快来了”,这时一个稳健的脚步声从楼下传来。
    在中国农科学院60年华诞来临之际,中国农业科学院决定举办庆祝建院60周年,并开展全院征文活动。作为一个农科人,感到无比自豪。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年是取得辉煌的60年,是许多科学家在自己领域内取得成绩获得荣誉的60年,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快速发展的60年。在感谢为我们国家农业科技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科学家的时候,请不要忘记60年来还有许许多多为农业科研默默地奉献着一切得基层工作人员,他们没有荣誉和鲜花,他们的工作很琐碎,很平凡,但他们默默地为每一项科技成果奉献自己努力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