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创新团队
畜产品质量安全与评价团队
畜产品质量安全与评价团队首席科学家 王宏博
王宏博,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畜产品质量安全与评价”创新团队首席。任农业农村部动物毛皮及制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兰州)、农业农村部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兰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机构(兰州)常务副主任。兰牧药所支撑英才,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考核评审员,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实习检查员,国家牦牛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国家特种经济动物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
长期从事畜产品质量安全与评价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甘肃省重大专项、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等10余项。“阿什旦”牦牛新品种2019年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排名第4)。获科研奖励6项,其中“藏羊种质资源评价及提质增效综合配套技术创新与应用” 获2020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阿什旦牦牛新品种及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获2020年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4)、“优质胴体生产和羊肉品质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 获2022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牦牛良种繁育及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获2017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排名第9),“青藏高原牦牛良种繁育及改良技术”获2010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排名第9),“甘南牦牛良种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获2015年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排名第9)。参与制定农业行业标准7项。主编著作3部、副主编著作3部,参编著作4部。第一完成人授权发明专利2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1余篇,其中SCI 6篇。
团队简介:
畜产品质量安全与评价团队围绕国家食品安全与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重点开展新兽药筛选技术和方法学研究、药物作用机理研究、新兽药安全评价和兽药新制剂创制;通过新兽药的研发加强兽药学科建设,取得创新兽用药物,并在兽药基础研究理论和技术方法上取得显著进展,提升兽药研究创新水平。
研究方向
1. 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开展畜禽产品风险因子筛查识别检测;研发风险筛查技术及评估方法。
2. 畜产品品质评价与控制
开展特色优质畜产品品质挖掘、真实性识别与溯源技术;畜产品品质特征挖掘与综合评价;畜产品品质检测评价标准化。
3. 农业元素分析与健康
开展有害和有益元素迁移转化与健康机制研究;农业领域元素控制技术与标准研究。
4.畜产品功能成分解析与健康效应评价
畜产品功能成分解析与健康效应评价;畜产品质量与加工相关标准研究。
5.宠物食品及原料质量安全分析
宠物食品品质综合评价;宠物食品掺假及动物源性检测;宠物食品检测技术标准研究。
团队人员
团队人员9名。其中固定研究人员7人,包括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2人,研究实习员1人;科研助理2名。所级支撑英才1人。
科研进展
先后承担承担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风险评估项目“牛羊肉中β-激动剂残留消长变化及产品安全性评估”、“猪肉中典型药物残留风险评估” 、“畜禽水产品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风险评估”,甘肃省科技厅支撑计划,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8项,目前承担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牛、羊)”和农产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项目“县级农产品质检机构CATL考核”2项。
代表性科研成果:
1、“阿什旦”牦牛新品种,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2019年。
2、阿什旦牦牛新品种及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
3、藏羊种质资源评价及提质增效综合配套技术创新与应用,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
4、优质胴体生产和羊肉品质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2022年。
5、牦牛良种繁育及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类成果一等奖,2017年。
6、青藏高原牦牛良种繁育及改良技术,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成果奖二等奖,2016年9。
7、甘南牦牛良种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