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安全新兽药“黄白双花口服液”
来源:办公室 作者:符金钟 时间:2014-07-21 00:00:00 点击:次
【摘要】7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发的绿色安全新型中兽药黄白双花口服液 (商品名称:热痢净)实现成果转让。这意味着我国这一治疗犊牛腹泻病的新型中兽药复方制剂将正式步入市
7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发的绿色安全新型中兽药“黄白双花口服液” (商品名称:热痢净)实现成果转让。这意味着我国这一治疗犊牛腹泻病的新型中兽药复方制剂将正式步入市场。
中兽药新制剂专治犊牛腹泻病
“黄白双花口服液”开创了我国新型治疗犊牛腹泻病中兽药复方制剂的先河,填补了高效低毒、绿色环保兽药的空白,彰显了传统医疗资源的优势。临床试验证明,该药治愈率为85.0%,总有效率达94.7%,因其卓越的无毒副残留品质与独特的无抗药性特点,深受临床兽医工作者青睐。
奶牛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关系我国畜牧产业发展、满足国民生活需求和动物食品安全的重大问题。犊牛腹泻病严重危害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后备奶牛的培育,该病还有一个称号是“新生犊牛的杀手”。
犊牛腹泻是指新生10日龄左右的犊牛,因肠道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在营养性因素、环境性因素影响下致使犊牛免疫力低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消化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率约占犊牛疾病的80%,死亡率约为8~10%,是造成犊牛死亡和危害犊牛生长发育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甘肃荷斯坦奶牛繁育示范中心应用该药对2232头腹泻犊牛进行了治疗。使用该药后医药费节支4.5万元,新增犊牛收入达29.4万元。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玛曲县也应用了该药治疗犊牛腹泻病,年增收节支达195万元,犊牛成活率大大提高,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在推广应用期间,共生产黄白双花口服液30000L,共收治患湿热型腹泻的犊牛65212头,治愈55430头,治愈率为85.0%,总有效头数为62603头,总有效率为96%,共产生经济效益1269.67万元。
2013年,农业部为此药颁发国家三类新兽药注册证书。记者了解到,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农业部共核发生物制品新兽药证书21个,其中第三类仅有14个。新兽药共分为五类,第三类为我国研制的已批准生产,并已列入国家药典、兽药典或国家法定药品标准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
兽用天然药物保障食品绿色安全
长期以来,防治犊牛腹泻病常用的药物主要是土霉素、氟哌酸等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在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由于引起犊牛腹泻病的因素众多,治疗药剂短缺、杂乱,针对性不强,应对的致病源不确定,在治疗中往往顾此失彼,疗效不显著;加之抗生素和化学治疗药物长期的使用,尤其是不合理滥用,诱使致病菌出现耐药现象及药物残留,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该药的主要研发者刘永明研究员告诉记者,中药防治犊牛腹泻病不易产生耐药性和有害药物残留,避免交叉感染以及耐药菌株的产生,避免犊牛代谢产物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刘永明研究员指出,中药是天然药物,用中药防治疾病在我国具有传统优势,具有健康、环保、绿色无污染时代特色,不会产生公共食品安全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始创新理念。相比较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绿色天然药物可有效提高犊牛健康水平,降低犊牛腹泻病的发生,减少因防治犊牛腹泻病兽药的使用量,从根本上解决动物源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提供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的动物源食品,带动我国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解决传统中兽药的现代化工艺问题
目前,中兽药由于成分的复杂性,单方及复方作用机制难以用现代医学理论解释,因而限制了中兽医的发展和国际社会认可;大多数治疗验方的使用还停留在传统水煎灌服阶段,很少开发出与现代医药工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制剂,严重制约了中兽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因此,研制和开发应用性强、疗效好、作用机制明确的兽用中药制剂,对促进我国新兽药的研发、生产和畜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白双花口服液是针对临床犊牛湿热型腹泻病的病因病症,应用中兽医辨证施治组方理论、现代制剂工艺,经原理毒理学研究、质量控制研究,研制出的高效安全纯中药口服制剂,为提高犊牛腹泻病的防治水平,保障犊牛健康提供了重要防治措施和技术支撑。
奶牛业作为农业发展中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黄白双花口服液的研制和推广以发展现代农牧业、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奶牛养殖场或养殖户增收、扎实推进畜牧业健康养殖为最终目标,通过犊牛腹泻病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推广作用,将对广大奶牛养殖优势区域的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