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 贺信三周年专栏

肩负牦牛育种使命 敬业奉献不改初心

来源:办公室   作者:符金钟  时间:2020-09-23 00:00:00  点击:

    “她从马背上摔下来过,也被牦牛撞过,但就是没有放弃过。”与阎萍共同研究牦牛繁育的同事如是说。

    “我研究牦牛,更爱牦牛,因为它坚韧、勇敢、任劳任怨的品质,这正是我们科研工作需要的宝贵品质。”阎萍这样说。

    阎萍,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二等奖10项。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CCTV-7大地之子年度农业人物、牦牛种业功臣等荣誉称号。

初见阎萍

    初见阎萍的人,很难想象,就是这么一个进入牦牛群都找不见踪影的娇小女性,却在高寒的青藏高原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事业。人生,有几个36年。然而,她却将36年奉献在了祖国西部的广袤高原。雪山融化的冰川水,带走了青春与时光;七月盛开的杜鹃花,绽放绚丽的身姿与火一样的热情。

    “大动物育种工作的每一项数据和成果,都饱含着被岁月风干的艰辛和奋斗的坎坷。”“4月的大通河河水冰冷刺骨,冰冻刚刚融化。过河的马一个打滑,阎萍扑通一声就摔进了河里。双手抓住马尾的样子,浑身湿透了的衣服,我一辈子都忘不掉。”这是阎萍的一位老同事、老朋友讲述的故事。

    常年奔波在青藏高原,年复一年坚守在牦牛育种和生产研究第一线。在海拔3000~5000米的高寒牧区,她和藏族同胞一起喝酥油茶、吃糌粑,抓牦牛、绑牦牛,一起测性能。徒步或骑马穿越崎岖山路与蜿蜒溪流,娇小的身躯早已适应了高原气候。在她的带领下,形成了一支坚守在青藏高原的国家级牦牛创新研究群体,年改良牦牛30余万头、新增经济效益15亿元、推广区农牧民年增收2万元以上。

    “牦牛是比人类更早生存在青藏高原的生灵。藏民驯化牦牛已有8000年的历史,牦牛对牧区而言不仅是生产生活资料,更是精神世界的图腾。世界上还没有一种动物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有如此重大的影响。”牦牛育种更是一项周期漫长、极其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在高寒草原开展牦牛育种技术的研究,其难度与艰辛是众多人难以想象的。种公牛、基础母牛挑选,出生犊牛断奶饲喂等,工序看似简单,但都是一些技术活,需要科研人员亲自上阵。阎萍说:“搞科研真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就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阎萍的足迹遍布青海、西藏,甘肃、四川、云南、新疆……

    立足生产,追求前沿,敬业奉献,不畏艰难,这就是阎萍,牧区有名的“牦牛妈妈”,牧民口中的“养牛专家”。

高原离不开的“牦牛”

    “牦牛是比人类更早生存在青藏高原的生灵。藏民驯化牦牛已有8000年的历史,牦牛对牧区而言不仅是生产资料,更是精神世界的图腾。世界上还没有一种动物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有如此重大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之称。牦牛是以我国青藏高原为中心,及其毗邻高山、亚高山高寒地区的特有珍稀牛种。类似地区不宜种植粮食作物,除牦牛以外的其他牛种也难以在地球第三极生存繁衍。牦牛不与林争土,不与粮争地,是以草换肉、以草换奶的典型高原草食家畜,生产性能广泛全面。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全身都是宝,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作高原运输工具,为当地牧民提供奶、肉、毛、役力、燃料等生产生活必需品,是青藏高原牧民的重要生活和经济来源,人们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作为一种“全能”家畜,牦牛还是一个极为宝贵的基因库,对人类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及经济意义。

    牦牛变小了,怎么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藏高原生态十分脆弱,开发和保护、建设和吃饭的两难问题始终存在。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

    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新疆等省都分布着不同数量的牦牛。然而,由于自然环境、超载过牧、营养匮乏、品种退化、养殖方式等原因,这一重要畜种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直观效果便是——牦牛变小了!怎么办?

    以青藏高原为主的牦牛产区长期依赖天然草地分散放牧,生产方式单一,产业整体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放牧、放牧加补饲及完全舍饲化等不同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生产状况长期处于数量型和粗放型阶段,严重制约着产业化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不能充分发挥带领民族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作用。怎么办?

    保护物种、维护物种多样性、开发牦牛资源、发展牦牛产业、带领民族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牧业生态体系、在提高畜牧养殖效益的同时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是我国高原牧区及农牧结合区的重大生产和生态需求。怎么办?

    这些事,需要有人来“搞”!

牦牛妈妈来了

    围绕上述重大生产和生态需求,牦牛妈妈阎萍来了,她扎根西北,一扎就是36年。36年里,她科学开展牦牛育种,推动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结合生态需求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取得了瞩目成绩。

    新品种培育世界领先。2004年,培育成功“大通牦牛”新品种,2007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世界上牦牛没有培育品种及相关技术体系的空白。2019年4月,自主创新的培育“阿什旦牦牛”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标志着阎萍带领的团队在大动物育种方面再次取得里程碑性的重大成果。

    “比翼双飞”贡献高原。“大通牦牛”和“阿什旦牦牛”的成功培育,突破了青藏高原畜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粗放型向经营型转变的瓶颈,有利于进一步构建更具发展潜力的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生产系统,解决了高原牧区及半农半牧区产业发展的种源需求。“大通牦牛”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已成为牦牛产区广泛推广应用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覆盖青海省39个县,辐射到新疆、西藏、内蒙古、四川、甘肃等全国各大牦牛产区。“阿什旦牦牛”产肉性能好,无角特性便于集约化养殖,经济效益高,深受牧民群众欢迎。培育期间,已向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中试推广种公牛4000余头,改良当地牦牛品种。改良后裔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平均繁活率为59.98%,比当地牦牛提高11.72个百分点;死亡率为1.24%,比当地牦牛降低4.32个百分点;18月龄体重平均提高24.71%,增产增效十分显著。自此,阎萍及团队的牦牛育种工作形成了有角“大通牦牛”和无角“阿什旦牦牛”比翼双飞的独特格局,奠定了在牦牛育种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大通牦牛”“阿什旦牦牛”和青藏高原牦牛四级繁育技术体系是阎萍带领牦牛创新团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面向”“两个一流”的指示精神,聚焦青藏高原牧区及半农半牧区主导产业发展需求,自主创新、联合攻关的重大创新成果,突破了制约牦牛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我国牦牛良种繁育和新品种培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对青藏高原牦牛生产性能的提高、农牧民的增产增收、固疆守边和维系青藏高原稳定及区域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两个新品种牦牛是我们团队三代人坚守的结果,也是对我们艰辛工作的最好回报。”阎萍说。

带着牛群从青藏走向帕米尔

    2019年,创新团队在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中国农科院科技帮扶示范县临潭县示范推广牦牛新品种,引进新品种牦牛种公牛及配套关键技术,通过品种改良提高当地牦牛生产性能,提升牦牛养殖效益。在青藏高原搞工作还不够,阎萍又带着牛群从青藏高原奔赴帕米尔高原,把能带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新品种新技术送到了帕米尔,把新品种新技术送到了我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阎萍带领团队联合深圳基因组研究所和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实施了“塔县牦牛遗传改良及产业扶贫”项目,推广的近千头优良牦牛被分散到边境线上的13个牦牛群中进行品种改良。近年有近1000头优良牦牛落户塔县牦牛良种繁育基地。据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秋盼·艾力达提介绍,这批牦牛被分散到边境线上的13个牦牛群中进行品种改良,科学养牦牛将会成为牧民增收的新途径。塔县县委副书记范磊说:“县里将通过推广牦牛良种繁育技术,尽快扩大良种的繁育规模,让生活在边境线的牧民一边放牧,一边守边,过上殷实富足的好日子”。

    一批又一批身披“黑色斗篷”的牦牛陆续从青藏高原到达帕米尔高原,将成为“科技牛”“增收牛”和“守边牛”。

    “牦牛新模式、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的改良推广,不仅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非常显著,还有力地促进高原民族地区牦牛产业可持续发展,带动了农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农牧民增收致富,特别是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阎萍自豪地说。

    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守望草原志更坚,回报桑梓情堪怜。脚下是比草原更辽阔的道路,眼前是比蓝天更高远的追求。她带领的科研团队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成果用于牧民家,以崭新的姿态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理念,为高原畜牧产业振兴、农牧民增产增收、构建美丽乡村竭尽全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不畏艰险、扎根雪域高原的牦牛精神应对困难和挑战。”这是阎萍勉励自己的话。目前,大通牦牛和阿什旦牦牛新品种种群数量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青藏高原牦牛产业的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牦牛品种的创新利用和提质增效更是“永远在路上”,致力于牦牛的增产牧民的增收,牢守初心,肩挑使命,扎根高原,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