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 合作交流

第五届国际牦牛大会在兰州召开

来源:办公室   作者:符金钟  时间:2014-08-28 00:00:00  点击:
【摘要】8月28日-3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主办,主题为牦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五届国际牦牛大会在甘肃兰州召开。 大会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出席开幕式的主要专家和领导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唐华
   8月28日-3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主办,主题为“牦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五届国际牦牛大会在甘肃兰州召开。
    大会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出席开幕式的主要专家和领导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唐华俊、甘肃省科技厅厅长李文卿、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副总干事艾科拉亚•沙马、德国牦牛骆驼基金会主席霍斯特•尤金•吉尔豪森、吉尔吉斯斯坦阿迦汗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卡尔•格佩特、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张陆彪、西北民族大学副校长何烨等。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唐华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讲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是中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综合研究实力最强的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新近启动了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包括牦牛创新团队在内的科研团队入选了科技创新工程试点,牦牛科学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大通牦牛”新品种于200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还要依靠科技。真诚希望各位科学家们密切合作,着力解决牦牛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实现世界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努力。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厅长李文卿指出,甘肃甘南牧区是我国长江、黄河上游地区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是青藏高原“中华水塔”的重要涵养地。草地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而牦牛是甘南牧区的主要畜种,是当地藏民族赖以生息发展的物质基础。希望以本次学术研讨会为契机,不断解决牦牛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出适合牦牛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促进牦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所长杨志强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说到,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主要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适应高寒生态条件,有“高原之舟”之称。近年来牦牛生存环境不断恶化,野生牦牛成为濒危灭绝物种,家养牦牛的品种逐渐退化,牦牛的现代饲养及其管理技术不足。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长期从事畜牧兽医研究,几代科学家扎根青藏,成功培育出了中国第一个牦牛新品种“大通牦牛”,在中国牦牛产区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研究所的科学家正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在牦牛科学研究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力争在牦牛科学研究方面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贡献。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副总干事艾科拉亚•沙马博士指出,目前高海拔地区牧民与牧场都面临严峻的自然形势,各国牦牛研究学者应当通力合作,担当责任,共同改善这一现状。吉尔吉斯斯坦阿迦汗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卡尔•格佩特先生代表基金会介绍了吉尔吉斯斯坦牦牛养殖现状,希望依靠提高牦牛养殖水平和科技发展带动本国畜牧业发展,提高人民收入。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副所长阎萍研究员担任本届国际牦牛大会主席并主持开幕式。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牦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气候变化、遗传育种、牦牛放牧管理系统、生殖生理等内容进行了学术交流讨论。
    本次大会协办单位有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德国牦牛骆驼基金会、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西藏高原之宝牦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天玛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来自中国、德国、美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瑞士、不丹、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10个国家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