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信息» 图片新闻

牦牛资源与育种带头人——记全国农业先进个人获得者畜牧与兽药所阎萍研究员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网   作者:  时间:2018-12-04 00:00:00  点击:

http://caas.cn/zt/grb/xjsj/294582.html

    阎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生导师,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和创新工程人才。现任国家畜禽资源管理委员会牛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协会牛业分会副理事长、全国牦牛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培育国家级新品种大通牦牛,填补牦牛培育品种空白,先后获国家、省部级奖励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潜心研究  成绩卓越

    青藏高原牦牛育种是一项周期漫长、耗费时间和精力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对终年放牧于高寒严酷草原的牦牛实施育种技术其难度与艰辛是众多人难于想象的。而阎萍研究员从事牦牛育种研究工作的热情始终没有松懈,年复一年始终坚守在牦牛育种和生产研究第一线,从牦牛育种开始到今天新品种的育成,在海拔3000m以上青藏高原一干就是30余年,大通牦牛培育的每一项数据和成果都隐藏着被岁月风干的艰辛和奋斗的坎坷。成功培育出了含1/2野牦牛基因的国家级牦牛新品种大通牦牛,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世界上牦牛培育品种及相关技术体系的空白,使其成为青藏高原牦牛产区及毗邻地区可广泛推广应用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对我国牦牛良种制种、供种体系建设和牦牛改良及生产性能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致力于牦牛遗传育种与繁殖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三十余年来,扎根西北,带领团队深入青藏高原牧区科研一线,化地域劣势为科研优势,形成了一支坚守在青藏高原的国家级牦牛创新研究群体。

无私奉献  造福藏区

    牦牛是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的主导畜种,是藏民族的基本生产生活资料。但牦牛科学研究滞后、科学技术普及率低、产业发展缓慢,为了推动牦牛产区科学养畜、牧民群众的致富和产业发展。阎萍作为一名女科研工作,在青藏高原严酷自然环境中,不怕艰辛,从毕业到参加工作的27年里,为促进藏区经济发展、提升藏民生活水平,始终坚持牦牛科学研究,不论是从牦牛育种、繁殖、技术推广,还是从细胞工程、分子育种,始终围绕提高牦牛生产性能、改善藏民族生活条件开展工作。在交通不便、没有公路的牦牛饲养地,她不怕辛苦,可以骑马或徒步爬山涉水;在牦牛石圈里,她不怕脏不怕臭,同当地牧户一起抓绑牦牛、一起测定生产性能;在高寒牧区帐篷里,她不怕苦不怕累,同当地藏族群众一起喝酥油茶吃糌粑。在青海大通牛场,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她,称她为“牦牛妈妈”或“阎干散”。她的足迹遍布了大藏区的牦牛饲养区,从海拔3000~5000m的青海高寒牧区、西藏那曲牦牛合作社、川西北若尔盖草原、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及甘南藏族自治州等牦牛产区,都留下了她的身影,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普及科学养畜,推广牦牛新技术及新产品,为青藏高原牦牛业的发展、藏族群众的养畜致富默默的奉献。她承担的“甘南牦牛选育与改良技术研究示范”、“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研究与示范”、“大通牦牛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示范推广”、“甘南牧区生产生态生活试验示范”等应用性研究项目和成果,对我国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对藏族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牦牛良种繁育及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获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牦牛藏羊良种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等。这些成果在牧区新农村建设和情系“三农”中,为牧民增产、增收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十年如一日,多年的执着坚守、辛勤耕耘,在牦牛生产繁育系统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些许成绩,多个成果推广,多项技术应用,多名青年人才培养,为牦牛科研和生产传薪接力,为牦牛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不畏艰险、扎根雪域高原的牦牛精神应对困难和挑战。

                                                                   ——阎萍